河南籍诗人、作家蒋世鸿《飞鸿踏雪》诗文集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

一、作者简介:

蒋世鸿,一九七四年六月生,河南省光山县人。号于飞轩主、鸿翥子,别署鸿雁于飞。诗人、散文作家。现为中华诗词学会、河南诗词学会等会员,中州词学研究会、承社等成员,香港大中华诗词协会常务理事,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根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,醉根诗社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,河南诗词学会青年部副主任等。2025年获评为河南省“十佳青年诗人”。崇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雅好儒释道墨,擅以诗文抒写意趣情志。已出版发行的个人专著有:古典诗歌集《鸿毛集》《鸿影集》《鸿游集》《鸿雁于飞》、自由诗集《鸿鸣集》《鸿飞集》、诗文集《鸿声集》《鸿蒙集》《孤鸿梦影》《飞鸿远音》《鸿雁时来》《鸿渐于陆》《飞鸿踏雪》、文言诗赞注释本佛学文化专著《五百罗汉通览》等十馀种,另著有地域性诗文集《天开化境》待梓。涉及诗、词、散曲、楹联、文赋、散文、随笔、新诗、诗论及诗词赏析等诸多体裁。作品曾多次获奖,诸多作品已发表于《诗刊》《中华诗词》《中华辞赋》《中国文艺家》《浙江工艺美术》《中国当代散曲》《诗潮》《星星》《中州诗词》《当代诗词》《诗词》报等诸多诗词刊物与报纸,有诗词楹联作品被景区、公园、展馆、学校、祠堂等公共场所镌刻展示。作品获入编多部大型诗歌典籍,个人业绩与创作成果被收录入多部大型人物文献典籍。其作品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情怀,所涉题材广泛,内容丰富;体裁多样,诸体兼工。风格清新秀丽、淡雅明达、深刻隽永、简练新颖。既热衷传承,又勇于创新。在创作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

image.png

二、《飞鸿踏雪》简介:

本著是一部诗词联文合集,分为诗部、词部、联部、文部四个部分,总收录作品数1481首(篇/副),为近年来的阶段性全集。全著总计568页,大32K软精装,版面字数316千字,定价81元。该著崇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融会古典意蕴、现代情怀、个人生命体验与时代精神,抒写现代人的漂泊体验、羁旅况味、乡园忧思。其语言凝练,意象鲜明,情感真挚深沉,清逸朴厚中透出人文情怀。

诗部:辑为《壬寅卷》《癸卯卷》《甲辰卷》三卷,收录诗作730首。有五绝、七绝、五律、七律、排律、古风、歌行等多种体裁,作品题材广泛,涉及乡村生活、田园风味、山水情怀、社会现象、人间情感、风物习俗等多方面。注重情感与诗意的双向建构,以同感同怀共情共理触发升华情感共鸣。如《夏日乡村感兴》《乡园冬怀》等组诗,寄情乡土田园,深入乡村生活,聚焦三农,关注民生;又如《金陵纪行》《徽州纪游》《赣北行吟》《云游》《川行》《临汾旅志》等大型组诗,以系列组诗联接宏大场景,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,以山水之美浸润心灵,陶冶情操,呈现多姿多彩的风物景致与风土人情,具有浓郁的地域人文特色。

词部:辑为《壬寅卷》《癸卯卷》《甲辰卷》三卷,收录词作计303阕。有小令、中调、慢词、组词等多种体裁。题材广泛,基本与诗部所涉题材相当,倾注个体生命体验与人文情怀,情感真挚,回味悠长。诸多作品明四声之用,以声律照应体气,兼重倚声,于声情生发中融合词的审美意蕴,写意写实双向关合,以灵动的章法及多样的修辞,呈现词的美学意境。

联部:收录楹联171副。形式灵活,长短不一,多有感而发,因事缘情而作。以人事物态、时地山水、集古等为主要内容。多为抒发人生趣味和情志等方面的作品。

image.png

文部:辑为《卮言卷》《文赋卷》二卷,收录文章277篇/则。悉为文言撰写,包括随笔、诗论、游记、铭赞、文赋等多种体裁。多能结合时地景物、风物人事、社会现象及实际经历,驰骋情思,观照当下,时见情感的流注与思想的触发。笔随心到,兴象自如,自然清新,流畅淡雅,淳素明达。其赋多用四六,颇有思致,时见作意。

作者以真情实感与人生的当下际遇相融合而创作,以情感思想的艺术性表达结合审美作双向建构,呈现人文情怀与时代风貌。在乡村生活、社会现象、山水情怀、人间情感等方面挖掘题材,以饱含深情的笔触,抒写生命体验;以诗意的沉思,记录生活;以亲历与体验展开宏大叙事,营造诗意的代入感,融入人生的思考和体悟,是一部富于诗性语境与人文情怀视域的诗文集。

诗家方伟评曰:“世鸿生于农家,深知稼穑艰难,故其于贫弱心存悲悯,为诗为词,多为底层发声,……于世态万象皆有透彻认知,其下笔则雄深雅健,洞达人情。”

诗家张庆凯评曰:“其作品有生活、有思想、有感情,诗中有我,见个性。……吾于世鸿之为诗,亦如苏子所言:‘苦其多,畏其捷,而服其工也。’”

诗家闫震评曰:“世鸿之为诗,资质天赋,先颖其心。风歌乡谣,早启其蒙。山川形胜,警拔其语。博学广记,厚养其气。私淑古人,高尚其品。梦思羁旅,沉郁其情。其格也,一曰郁勃险崛。吐胸中块垒之气,发人间不平之鸣,若有击石碎物之声;二曰深情感慨。深于己、深于物、深于人间、深于故土,触景伤怀者、物我相融者、缠绵忠爱者、去国怀乡者,无不感人肺腑;三曰正奇相生。化语警奇,常于不经意间翻出新境,引人遐思。”

image.png